文并摄/本报记者 杨婧
6月17日16时30分,常熟日报社志愿者陆怡文步履匆匆地来到海虞镇文化广场,开始布置党建服务联盟的服务现场。她提着音响,手机里的微信群滴滴地在跳动,同事们将巨幅人形宣传牌安装在广场上显眼的位置,一切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……这是陆怡文参加的第六次“聚·和”基层行党建服务联盟活动,而她仅仅是各行业众多志愿者中的一个。
17时整,广场上响起欢快的音乐,“聚·和”基层行党建服务联盟第六次服务活动拉开了序幕,周边老百姓陆续赶到现场。“80后”马斌来自苏州市纤维检验所常熟工作站党支部,这是他第二次参加党建服务联盟的服务活动。他热情地为老百姓普及衣物检测标准和检测要点方面的知识,而这样面对面的交流,与他平日的工作状态是有所不同的。“我们这一代从小就离开了农村,平时很少接触乡镇老百姓,对他们的喜好、生活习惯包括精神面貌也并不了解。作为一名党员,不能高高在上,需要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。这个服务活动让我感觉到,真正的下基层就应该是这样的。我希望通过交流真正明白老百姓的所需所求,能对他们有所帮助。”马斌也表示,活动的流程和细节方面还有待进一步优化,希望以后能将活动公告发布到每个乡镇,让更多百姓知晓,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。
体育局摊位前人头攒动,老百姓前来领取活动提供的奖品——毽子。43岁的沈国华来自市体育运动学校党支部,作为一名体校教练,平日面对最多的就是学生。他说,“我们都是从体校出来的,专业性相对较强。现在面对的都是普通市民,我们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给大家讲解一些科学合理的健身知识。”
据了解,“聚·和”基层行党建服务联盟是由自愿参加服务基层、服务群众活动的市级机关、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组建的一个开放式平台。“聚·和”寓意市级机关党组织凝心聚力为基层服务,营造文明祥和的社会环境。党建服务联盟成员单位将本着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的宗旨,结合各单位业务和人员状况,为市民提供精细化的服务项目,打造精致生活,让市民成为党建服务联盟共驻共建的最大受益者。自今年1月份启动以来,“聚·和”基层行党建服务联盟已经成功举办了六次活动,受到了基层百姓的欢迎。